close



香草小花園裡的迷迭香、巴西里、薄荷等香草植物,不耐酷暑相繼死亡,空空洞洞的土地上只剩下一株枝葉茂密的玫瑰荷蘭芹。本以為我喜愛的玫瑰荷蘭芹熬過了酷暑,能陪我個數年,沒想到在貪心植下第二株後,兩株居然相剋似的變成乾枝。

傷心之餘,在不想觸景傷情下,香草小花園空了好些時日。直到有人教我將大伯送的馬齒莧粗根留下,以插枝的方式種植,不到一個月,香草小花園再次有了迎風朝展的綠意。

好種植易生長的馬齒莧,曾在南投的鄉間聽人稱為「豬母漿」(閔南語發音)。從前的農家大把的採集,做為餵豬的野菜,因為營養價值高,像是豬媽媽的乳汁,所以又名豬母漿。

現代人重養生,炒豬母漿這道菜在幾年前的山產店流行了一陣子,又因吃的精巧,需要以人力手採尖端嫩處。匍匐在地的馬齒莧得蹲屈著採集,澎澎鬆鬆地看似很多,遇熱坍扁後就只剩一點點,經濟效益不高,又漸漸地消失了蹤跡,只有親友間有人種植,才有機會吃到這種野味。

馬齒莧的種法極為簡單,只要選取粗壯的一段做為母株(約食指長),以插枝的方式植栽即可。使其旺盛的方式,則是勤於摘剪,新芽會從旁分株,越來越茂密。烹調方式很多,拿來炒薑絲、肉片也是一味,但我個人偏好單純的鄉村吃法 簡單的清燙後,淋上台式醬油膏。馬齒莧青澀的特殊酸味向喉頭緩緩流下,配上台式醬油的稠密甜味,酸酸甜甜的延續了台灣古老的味道。

 

材料

馬齒莧 一大把 (洗淨、摘小段)

台式醬油膏 適量

做法

取一個大鍋煮水,水沸後將馬齒莧丟入,10秒內立即撈起。淋上醬油膏即可食用。


小記

1.   這道菜的重點在於川燙的時間掌握,撈食的勺子要在一旁等候,等到手忙腳亂的去找勺子,菜就己經變成恐怖的深黃色了。

2.   使用大鍋的原因也是馬齒莧不能受熱過久,我曾經偷懶拿一個小鍋壓了一大把,底下一團回火受熱,呈現慘不忍睹的狀況。

















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Pati Tr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